包粽理所當然的是端午節最重要的活動,特別是每年端午節前後通常就是大學指考,因此許多高三同學都會為自己包一個意義非凡的粽子,期望在聯考戰場上有個好彩頭。
包粽、包中,也因此成為祈福的代名詞。
革革工坊為您推出革新的皮革產品,包中零錢包、包中鑰匙包,讓家人都能幸福使用。
包中象徵考場上旗開得勝;情場上開花結果;事業、健康都順心....;包中是您送禮自用的好選擇,真皮製品高雅大方又耐用,寓意吉祥又幸福,是考季、過年過節的伴手禮首選。
包的古文說明:象人褢妊,巳在中,象子未成形也。
(很像我們的零錢包、鑰匙包)
中的古文說明:象一種戰爭及訓練用的工具,中為旗杆,上下有游,中間有可以敲擊的鑼形的東西;甲骨文中每言"立中",蓋又可用以測風、測日影。
(包中除了祈福,還需要嚴格的訓練啊!)
包中的細節
外部:真牛皮皮革
內部:仿麂皮
拉鍊:古銅金屬
拉繩:真牛皮皮革+木質拉頭
烙印:包中
尺寸大小:長/寬 12公分;高 10公分
粽子的歷史
粽,或作糉,為以箬葉、竹葉或蘆葦葉,包裹糯米或黃米或其他輔料如棗,豆沙,火腿、鹹鴨蛋、花生、栗子等,並以水煮或蒸熟的食品。起源於中國漢族間,相傳與紀念古代詩人屈原投江有關,為端午節應景物之一。
粽的歷史悠久,在戰國時代時已經出現。楚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後,百姓為了防止魚類破壞屈原的屍體,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,讓魚喫米飯而不去咬屈原的遺體。另說則是用來祭祀屈原的供品。粽子一直是端午的必備的食品,除了紀念屈原之外,江蘇等地,粽子被認為跟伍子胥信仰有關。當地記載:「鄉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,非屈原也。」西晉周處《風土記》寫道:「仲夏端午,烹鶩角黍。」《齊民要術》卷九引《風土記》記述粽子「蓋取陰陽尚相褁未分散之時像也」。
中國大陸的北方粽(右)及南方粽(左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